硬臂助力臂
一、安装前准备
场地评估
确认安装区域地面水平度(±2mm/m²),预留设备旋转半径(建议≥1.5倍臂长)。
检查气源/电源接口(气动型需0.4-0.6MPa洁净压缩空气,电动型需380V±10%电压)。
以下是关于助力机械手安装与调试的标准化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,适用于气动或电动型设备:
龙门式助力机械手的特点与应用
一、安装前准备
场地评估
确认安装区域地面水平度(±2mm/m²),预留设备旋转半径(建议≥1.5倍臂长)。
检查气源/电源接口(气动型需0.4-0.6MPa洁净压缩空气,电动型需380V±10%电压)。
部件检查
核对机械手主体、控制柜、夹具等部件完整性,检查关节轴承有无运输损伤。
验证传感器(如力觉、位置传感器)型号与图纸一致性。
二、机械安装步骤
基座固定
使用膨胀螺栓(M12以上)将底座锚固在混凝土基础或钢结构平台,垂直度偏差≤0.5°。
注:重型负载(>200kg)需预埋钢板增强稳定性。
臂体组装
按说明书顺序连接大臂、小臂及末端执行器,逐级锁紧关节螺栓(扭矩参考厂商参数)。
安装气管/电缆并采用拖链保护,避免运动时缠绕。
气电系统连接
气动型:接入三联件(过滤器、减压阀、油雾器),测试管路密封性(保压5分钟压降<0.01MPa)。
电动型:接地电阻<4Ω,电机线序与控制器匹配。
三、助力机械手调试与校准
空载测试
手动模式缓慢运行各轴,检查关节运动平滑性,排除异响/卡顿。
验证急停按钮、限位开关响应时间(≤0.1秒)。
负载平衡调节
气动型:通过调压阀逐步增加气压,使负载处于“零重力”状态(操作力≤5N)。
电动型:在控制界面设置电机扭矩补偿参数。
精度校准
使用激光跟踪仪或千分表测量重复定位精度(目标值±0.1mm),调整编码器偏移量。
四、助力机械手安全验收标准
功能性:连续10次抓取测试,成功率≥99%。
稳定性:72小时满载运行无故障。
合规性:符合ISO 10218-1/2机械安全标准。
常见问题处理:
负载漂移:检查气路泄漏或电机编码器信号。
运动抖动:调节气压/电流PID参数,加固机械刚性。
如需厂商技术文档或现场支持,建议提供具体设备型号及问题描述。